跳轉到

網路使用行為資安政策

資訊安全政策範本分為基礎版與進階版,各版本分別再分為四個等級類型,請衡量組織的狀況作適當的調整。

提示

「網路使用行為資安政策」包含課程主題中的「隱私瀏覽行為」、「釣魚、詐騙」、「VPN」、「網路與 Wi-Fi」。

等級說明

等級 說明
優先 需優先且必須達成的項目。
建議 完成或達成該項目會更好。
須知 需先瞭解相關的背景知識。
選用 額外的建議或其他的選項。

基礎版本

適用於剛開始建立資訊安全政策的小型公民團體

優先

  1. 所有成員在連接公共 Wi-Fi 時,必須使用 VPN 確保連線安全。
  2. 禁止在未知或不受信任的網站上輸入個人隱私機敏訊息,如密碼、身分證號等。
  3. 組織內部所有網路設備(如路由器)需設定強密碼且定期更換。
  4. 請勿點擊任何未知或可疑的電子郵件連結及附件,以防釣魚和詐騙攻擊。
  5. 定期掃描並更新個人裝置上的防毒軟體,以確保設備安全。
  6. 所有成員應使用強密碼並啟用雙因素認證功能。
  7. 禁止下載和使用來自未授權或不受信任的應用程式。

建議

  1. 鼓勵成員定期參加資訊安全意識培訓,提升資安知識。
  2. 在使用社群媒體時,應謹慎分享個人及組織資訊,避免資料洩漏。
  3. 使用隱私模式瀏覽網頁,保護個人隱私。
  4. 建立定期備份資料的習慣,防範資料遺失或被加密勒索。
  5. 對不明來歷的電子郵件應報告給組織中的相關負責人。
  6. 關閉不使用的 Wi-Fi 功能及藍牙連接,以減少被攻擊的風險。
  7. 設定網路設備的管理界面只允許內網訪問,避免透過對外網路直接訪問。

須知

  1. 瞭解基本的網路安全概念,如什麼是釣魚攻擊、勒索病毒等。
  2. 熟悉 VPN 的基本運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瞭解公眾 Wi-Fi 的安全風險及如何透過 VPN 保護自身安全。
  4. 熟悉常見釣魚詐騙的手法和判斷方法。
  5. 掌握隱匿網路足跡的方法,如清除瀏覽器記錄、使用隱私模式等。
  6. 瞭解如何設定及管理路由器,包括 WPA3 等加密協議設定。
  7. 熟悉並善用防毒軟體和網路安全工具。

選用

  1. 考慮使用安全的電子郵件服務提供者,提供額外的安全保護。
  2. 使用安全性較高的瀏覽器插件,如 uBlock origin 等工具減低釣魚詐騙風險。
  3. 安裝網路監控工具,即時洞察可疑網路活動。
  4. 使用不同的平台(如電腦、手機)時,應遵循相同的安全策略。
  5. 零信任原則,定時檢查並移除不必要的帳戶權限。
  6. 安裝並定期更新防火牆提高網路安全。
  7. 利用密碼管理器,安全地儲存和管理多個密碼。

進階版本

適用於已有一定資訊安全政策基礎且規模較大的公民團體

優先

  1. 強制所有成員必須使用有端對端加密技術的 VPN 服務。
  2. 每月定期進行自我學習、內部培訓,確保成員了解最新的釣魚攻擊手法。
  3. 組織需實施安全漏洞定期掃描和更新管理。
  4. 所有成員必須定期更換其所有帳號的密碼,且不能重複使用舊密碼。
  5. 禁止在公用電腦及公共網路(如網咖)使用組織帳號登入。
  6. 將多因素認證作為所有重要平台及服務的基本安全要求。
  7. 關鍵資料傳輸時,要求使用加密技術(如 SSL/TLS)。

建議

  1. 針對高風險活動(如金融交易、機敏資料訪問、關鍵人聯絡),要求進行額外的安全檢查。
  2. 購買授權的網路安全軟體及工具,以提供更高水準的保護。
  3. 組織內部常用網頁瀏覽與服務,應有白名單管理與定期審查機制。
  4. 所有設備禁止安裝在不信任網路環境下運行的應用程序。
  5. 督促成員使用個人管理平台來整理和備份機密及重要資料。
  6. 定期舉辦模擬釣魚測試,以驗證成員的防範意識。
  7. 使用網域名稱系統(DNS)保護服務,以防範 DNS 欺詐攻擊。

須知

  1. 詳細瞭解並能解釋 VPN 的加密及隱私保護機制。
  2. 能夠識別並解釋複雜的釣魚詐騙手法及背後的技術機制。
  3. 瞭解 HTTPS 的重要性及如何判斷網站是否使用 HTTPS。
  4. 能夠獨立完成 Wi-Fi 加密設置,熟悉 WPA3 等高級加密標準。
  5. 能夠解釋並使用安全的密碼管理策略。
  6. 掌握基本網路協議安全(如 IPv6、DNSSEC等)的工作原理。
  7. 瞭解網路安全事故處理流程及應急預案。

選用

  1. 定期審核組織內部安全政策,確保其隨技術變化而更新。
  2. 推動建立網上隱私及數據保護標準,同步全球最佳實踐。
  3. 引入流程自動化工具,如 SIEM,提高網路安全管理效能。
  4. 建議成員學習並獲取相關的資訊安全認證(例如 CISSP)。
  5. 使用行為分析工具監控異常使用行為,及時應對風險。
  6. 內部網站及服務,實施零信任網路原則,確保每次訪問都需要身分驗證。
  7. 開展網路安全前瞻性研究,探索並應用最新的安全技術。